2月22日上午,淄川黛青山石榴園內的氣氛熱火朝天,村民們正在抓緊整地育苗。通過特色種植,周邊百姓的生活明顯改善,脫貧致富成效顯著。
“2020年,是不平凡的一年,我們開發了120畝新品種,種植稀有品種5000多株?!弊筒┖訓|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漢修告訴記者,通過去年一年的栽培,當年秋天果實長得非常不錯。
“2021年,我們將繼續栽植200畝新品種?!睆垵h修說,他們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整地和育苗,下一步他們將向著打造萬畝石榴園的目標繼續前進,帶動周邊百姓脫貧致富。
自2013年7月以來,63歲的張漢修流轉羅村鎮河東村1000余畝廢棄礦坑荒山,先后投資7000余萬元,累計墾荒700余畝,植樹造林200余畝,種植富硒軟籽石榴500畝,建魚塘藕池7個,建蓄水壩蓄水2萬立方米,依托發展觀光農業,安置農民工100余人,帶動了合作社社員及周邊22個村100余貧困農戶增收致富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,被當地人稱為“當代愚公”。
今年1月,張漢修被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、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聯合表彰為第八屆“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”。
(淄博市農業農村局)
|